近期,犯罪分子通過偽基站冒充銀行發送虛假短信詐騙錢財的案件多發,為提升金融消費者防范意識,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以下事項:
一、不輕信短信號碼
犯罪分子可能利用偽基站、改號軟件等技術將虛假短信號碼偽裝成金融機構的服務熱線,以騙取受害者信任。因此,單憑顯示號碼不能判斷短信真偽,仍需認真閱讀鑒別短信內容。
二、不點擊可疑鏈接
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服務短信中一般不包含除官網入口或官方手機銀行APP下載地址之外的網址鏈接。因此,如發現短信息中存在可疑鏈接,特別是故意使用與銀行官網接近字母組合的(如使用與建設銀行“ccbc”相近的“ccbt”)鏈接,故意使用短地址(如以t.cn開頭的短址)的鏈接,帶有不正常后綴地址的(銀行官網地址一般以“com.cn”、“cn”或“com”后綴結束)鏈接,請提高警惕不要輕易點擊,應直接撥打金融機構官方服務熱線或到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咨詢核實相關情況。
三、不輸入個人信息
如果已經點擊不明鏈接,則很可能已經進入犯罪分子的釣魚網站,此時切記不要輸入任何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尤其不要輸入銀行賬戶交易密碼,也不能輸入任何短信驗證碼。
四、聯系金融機構核實情況
虛假信息往往編造客戶信息過期、身份未核實、賬戶涉刑事案件,不處理將凍結賬戶等信息制造緊張感,誘使受害者在慌亂中按照其要求操作。因此,收到類似短信后請不要慌張,保持冷靜,只需通過金融機構官方服務電話或正規網點核實情況,就能夠避免上當受騙。
五、遭受損失及時報案
一旦發現已遭受虛假信息詐騙,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并聯系金融機構對相關賬戶掛失處理,避免進一步損失。
文章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西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