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近期,有關部門發現,市場上有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保險公司等名義實施“退保理財”誘騙的不法行為,其基本操作手法如下:第一步,通過撥打保險消費者電話等方式,自稱是金融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第二步,稱保險消費者持有的保險產品收益較低,以“客戶售后服務”、“保單收益升級補償&rd...
2018-01-16 每逢歲末年初,保險公司都會開展“開門紅”活動。“開門紅”是現有銷售行業中特有的一個銷售節點,為促進產品的銷售,在此期間產品的宣傳推廣以及銷售推動力度相對較大。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保險保障產品越來越多,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開門紅”保險產品時,要謹防風險。特提醒您:一是謹防“炒...
2017-11-23【案情簡介】銀保監會某派出機構收到保險消費者李某投訴:稱其在某壽險公司業務員黃某介紹下購買了一款年金保險(分紅型)產品,黃某在銷售過程中承諾并夸大收益,未對保險條款中的現金價值、退保損失等重要內容進行解釋,引導李某在接受保險公司回訪時對全部問題都回答“是”,并且代投保人李某抄錄了風險提示語。經查,黃某代抄錄風險提示語錄問題屬實,監管機...
2017-11-23【案情簡介】銀保監會某派出機構接到保險消費者投訴,反映某人身保險中心支公司在向其銷售過程中涉嫌違規。經查,發現該中心支公司在向該消費者銷售某分紅型人身保險時存在以下行為:一是銷售人員郭某在電話中稱該保險的滿期利益約為40多萬并稱即將停售,與產品的實際情況不一致。二是續期服務人員劉某欺騙投保人,夸大產品分紅收益,并在解釋紅利分配方式時,存在不實表述。此外,還發現...
2017-11-23【案情簡介】監管機構在“亮劍行動”專項檢查中發現,某人身保險公司在電話銷售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違規行為:一是夸大保險責任;二是對與保險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作虛假宣傳;三是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四是違規銷售萬能保險產品。針對上述問題,監管機構對該保險公司罰款70萬元,同時對三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并處罰款合計27萬元...
2017-11-23【案情簡介】銀保監會某派出機構在“亮劍行動”專項檢查中發現,某人身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馬某在其微信朋友圈中發布“購買返還型健康保險最后機會”、“重大疾病保險費率調整”等“炒停”信息,以“即將停售”概念誤導消費者,涉嫌虛假宣傳。【案例分析】根...
2017-11-13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業務蓬勃發展,在給保險消費者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風險隱患。特提醒廣大消費者,在互聯網平臺購買保險時著重要注意以下風險: 一類風險是產品宣傳藏“忽悠”。目前互聯網保險險種主要涉及電商類保險、旅行類保險、車險、意外險、健康險,以及一些場景創新類產品(如航班延誤險、退貨運費險等)。有的保險公司為片面追求爆款、吸引眼...
2017-11-13 近期,部分消費者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下簡稱意外險)后,因遭遇“意外”難理賠而引起社會關注。為使廣大保險消費者更加正確全面的認識意外險,更好地發揮意外險的保障功能,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做出以下消費提示:一、 正確認識意外險 根據中國保監會《人身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2015年修訂)第十二條規定,意外...
2017-11-13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相逢,帶來長達8天的“超級假日”。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居民出游意愿調查顯示,64.8%的受訪者將選擇假期出游。除了安排好衣食住行外,越來越多的游客把保險納入了旅游出行的必備清單。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保險保障機制,減少旅游出行時意外風險帶來的損失并提高風險保障水平呢?特提示您: 旅游出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人身傷害、財產...
2017-11-13 近期,“返還型健康險被叫停”的新聞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據報道:“《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返還型健康險即將停售,此后所有健康險均為消費型,有病賠錢,沒病返本的時代已經終結……”,文章中同時附上了一段媒體報道該新聞的視頻。 上述報道與事實并不相符。《健康保險管理...